今天学了新成语--曾参杀人

出自于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
▶ 曾参杀人 【zēng shēn shā rén】
• 比喻流言传播的广,也会让人相信。
• 曾参:即曾子,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典故】
曾子住在费邑时,一个与他同名的人犯了杀人罪。邻居听说曾参杀了人,就急忙告诉他母亲,第一次曾母没有相信,第二次曾母还是没有相信,可是当第三次有人向她报告时,就信以为真,慌忙扔下织布梭子,越墙逃走了。
曾参是孔夫子的第二大弟子,以贤孝著称,尽管如此,一些无依据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 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坚定正确的信念,不作无事实无根据的怀疑,抛去泛滥成灾的娱乐与虚假。
•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