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新成语--鹤唳华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
▶ 鹤唳华亭 【hè lì huá tíng】
• 唳:鹤、雁等鸟高亢的鸣叫。
• 华亭:地名,华亭谷,今上海市松江一带。
• 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华亭谷的鹤叫声,后来被用来表达思念、怀旧之情,也用来慨叹悔入仕途、人生无常。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鹤唳华亭,可复得乎?’”
【拓展】
• 华亭谷又称谷水、谷泖mǎo、长谷,既是古代谷水的一部分,又为松江三泖mǎo之前身。《古上海图》注三泖mǎo称:“周敬王时置长水县,秦始皇更名由拳县后,陷为谷,因名华亭谷。”
• 亭,源于周代,最初与城市的“城”字意思相仿,是一种军事设施,如烽火亭。战国时期,亭逐渐成为行人驻足小憩、躲避风雨和邮驿的客亭、驿亭、邮亭。秦汉以后,亭的概念拓展开去,有了“十里设一亭”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设置。
• 东汉年间,华亭谷已孵化出了乡名华亭,陆逊始封华亭侯,续封娄侯,再改封江陵侯,即先乡侯,后县侯,再郡侯。此后,陆氏一脉声名远播,载誉一方。古称华亭的松江,今享誉“二陆”(陆机和陆云)故里。
• 陆机,西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江南大族吴郡陆氏,其祖父就是当年在夷陵之战中一把火烧得刘备大败而归以致病死白帝城的丞相陆逊;其父陆抗任大司马,曾率三万吴军大破西晋八万强兵。陆机是陆抗第四子,文章冠世,所作《文赋》被人赞为“文书双绝”,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陆机任职洛阳后,久久不能融入北人圈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国鼎立时期,南北文化的分裂。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yì,却大败于七里涧,此前他得罪过的卢志等人趁机向司马颖进谗言,诬告陆机谋反,最终遇害。临刑时叹息说:“想听一听故乡华亭仙鹤的叫声,再也听不到了!”夹杂着对故乡的怀念与入仕的悔恨。
• 以文人的理想化气质参与政治斗争,注定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