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新成语--伈伈睍睍

出自《祭鳄鱼文》
▶ 伈伈睍睍 [xǐn xǐn xiàn xiàn]
• 伈伈:小心恐惧的样子。
• 睍睍: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睁大的样子。
• 意思指小心害怕或低声下气的样子。
• 唐·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
【原文】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hàn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译文】
刺史受天子之命,镇守这块土地,治理这里的民众,而鳄鱼竟敢不安分守己地呆在溪潭水中,却占据一方吞食民众的牲畜、 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的身体、繁衍自己的后代;又胆敢与刺史抗衡,争当统领一方的英雄;刺史虽然软弱无能,又怎么肯向鳄鱼低头屈服,胆怯害怕,给治理百姓的官吏丢脸,并在此地苟且偷安呢!而且刺史是奉天子的命令来这里当官的,他势必不得不与鳄鱼争辩明白。
【背景】
陕西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里安放着一节释迦牟尼的手指骨。
据说佛骨每三十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天下都会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唐宪宗决定派使者去法门寺迎接佛骨到宫里供奉三日,然后送到各大寺院巡回供奉,接受万民的瞻仰膜拜。
世人皆寄希望于佛骨,不劳无为,对迎佛骨拜佛陀走火入魔,韩愈将心中的不满和对国家社稷的担忧都写在了《论佛骨表》里上呈皇帝,却因此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于是在元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写下了这篇《祭鳄鱼文》。
文中揭发了鳄鱼罪行,并加以痛斥,劝戒鳄鱼搬迁。
全文看似游戏之词,实则抒发了作者对恶势力的愤慨之情,并表示决心与它斗争到底,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藩镇大帅,贪官污吏。当然也不排除韩愈决心在潮州整顿吏治,对地方豪强提出晓谕规诫,作为掀起打黑风暴的前奏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