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有典故出处的八字成语: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意思是一个人传出没有根据的事,众多的人跟着传播,就被当作实有的事了,指根本无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代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2025-06-13 04:41:40
树木茂盛。树木茂盛意思是树木长得很茂密茁壮,茂盛表示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通常用来形容树木的枝叶很浓密生机勃勃的样子。用树木茂盛造句:1. 这片森林树木茂盛,阳光只能从树叶的缝隙中洒下。2. 我们走进了一个树木茂盛的山谷,那里空气清新风景如画。树木茂盛的近义词:树木繁茂,树木浓密。反义词:树木稀疏,树
2025-06-13 03:57:09
东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公元383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史上的一场经典对决,更是文化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两个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均源于此战,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人心惶惶、疑神疑鬼的状态。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成语出处及其影响等方面
2025-06-12 06:23:18
成语“杯弓蛇影”源自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寓意因误解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它提醒我们,许多时候,内心的恐惧往往比现实的威胁更为可怕。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释义、原文出处及其背后的深刻道理。成语释义“杯弓蛇影”字面意思是指在酒杯中看到弓的影子,以为是蛇。它比喻由于误解而引起的无端恐惧,强调了人们
2025-06-12 02:00:52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意思】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畏路途遥远,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近义词】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反义词】近在咫尺,畏首畏尾,半途而废【故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孟子来到了魏国。魏国的国君梁惠王热情地接见了孟子。梁惠王对孟
2025-06-11 05:50:44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成语名字】先斩后奏【成语拼音】xiān zhǎn hòu zòu【成语释义】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报告或上书。原指先把罪犯处决,再向皇帝奏闻。现代汉语中比喻先对某事做出断然处理,造成既定事实,再向上级报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成语出处】最早出处汉·班固《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
2025-06-11 02:55:51
一、前言中华文明五千年,每一个历史典故都像一颗珍珠,串联起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它们不仅是帝王将相的传奇,更是普通百姓的处世哲学。读史明智,方知今日来之不易!二、夏商周(春秋战国)1、三过家门而不入:上古洪水泛滥,大禹受命治水。他一改堵截之法,采用疏导策略,"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美谈。为夏朝建立奠定基
2025-06-10 04:59:40
náng yíng yìng xuě【出处】唐·欧阳询 等·《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唐·徐坚·《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意思】囊萤: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在夏天晚上捉来萤火虫装在绢袋里照明读书;映雪:晋
2025-06-10 00:56:45
yíng fù jì wěi【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意思】骥:千里马。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指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司马迁【反义词】攀龙附凤、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近义词】独立自主、洁身自好、刚正不阿【故事】
2025-06-09 03:31:24
成语第一人:兵仙韩信1.胯下之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寒,性格豪放不羁,常佩剑游走于市井之中。淮阴的一个屠户少年瞧不起他,故意挑衅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怯懦。”并当众羞辱他道:“你若真有胆量,就拿剑刺我;若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面对这样的侮辱,韩信没
2025-06-09 02:03:3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