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成语名字】百丈竿头【成语拼音】bǎi zhàng gān tóu【成语释义】百丈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勉励人产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要继续努力,不断攀登高峰。“百丈竿头”又作“百尺竿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禅师
2025-06-18 02:54:48
成语里的植物:眠花宿柳柳:今名垂柳学名:Salix babylonica L.科别:杨柳科自古文人视柳为温柔谦逊的象征,多在家居四周种柳以自励,如陶渊明在屋前种植五株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后人即以“陶潜五柳”比喻隐士或隐遁之处。柳与留音近,古人遂于送别时折柳相赠,古代长安还有“灞桥折柳”的送别习
2025-06-18 01:27:26
树大招风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树木长得高大容易招致风吹。它常被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地位高、影响力大,容易引起他人的关注或嫉妒,从而可能引发麻烦或风险。这个成语暗示了在某些情况下,突出的地位或成就可能会吸引不必要的注意或挑战。例如一个成功的人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或嫉妒者,一个强大的国家可能会成为其他国
2025-06-17 03:00:29
这则成语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意思是,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东晋时期,我国北方正处于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混战的时期。而前秦君主苻坚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贤能,励精图治,经过几年的奋战,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苻坚见北方已定,渐渐滋生了骄傲自大
2025-06-17 01:51:31
同学们,晚上好!我们继续一同探究易错成语,今天学习“励精图治”。成语释义【释义】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治理好国家或地方。【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译文】汉宣帝开始亲自处理各种国家大事,振奋精神,致力于把国家治理好。【例句】如果大树必然要倒,试图
2025-06-16 02:35:10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成语名字】守株待兔【成语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成语释义】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也作“守株伺兔”。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2025-06-16 01:07:14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成语——“十步芳草”。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还有着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的背后,看看它是如何在生活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共鸣的。“十步芳草”出自于东汉文学家曹植的《赠白马王彪》。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曹植在一次出游时,看到一片芳草,心中感慨万千
2025-06-15 01:48:47
柳暗花明原本是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唐朝诗人王维的《早朝》诗中有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的句子。武元衡在其《摩诃池送李侍御之凤翔》诗中也写道:"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不过。真正让这个成语流传至今的却是宋朝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前四句是这样写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025-06-15 00:16:47
fēng shēng hè lì【出处】唐·房玄龄 等·《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意思】鹤唳:鹤叫。听到风的响声或鹤的叫声就疑心是追兵。形容惶恐疑惧,自相惊扰。有时与“草木皆兵”连用。房玄龄【反义词】泰然自若、神色自若、气
2025-06-14 03:32:50
dàn bó míng zhì【出处】《文子·上仁》: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意思】澹:安静,恬澹;澹泊:不追求名利;志:志向。指不追求名利,甘于朴素的生活以表明高远的志向。【反义词】争名夺利、争权夺利、攘权夺利【近义词】宁静致远、清心寡欲、少私寡欲【故事】在春秋时期,有一
2025-06-14 01:06:4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古汉语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